有个红人,被全网"通缉”9个月了。第一次露面,在2019年暑期。
用三秒钟,让1.06亿人对国漫未来有了想象。
第二次露面,隔了4个月,发布第一支预告片。
终于得以一窥真容。
却在上映日期前夕,临时撤档。
一等,就是大半年。
他不在的日子里,催上映的帖子,每月一更。
好不容易定了档期,又被催提档,每3天一更。
前几天,这红人,终于出现了。
坐江边唉声叹气呢。
一旁结界兽窃窃私语,也不知道他在愁啥。
10月1日,他终于要回来了。
派爷掐指一算,要愁的事,可真不是一两件——
《姜子牙》(2020)
光看形象,《姜子牙》就打破了常规。
国漫取材的神话故事,年代渊远。
主角,大多还是围绕“少年”。
外形满足幼、圆、萌。
就是哪吒,丑归丑,也留着几分娇憨。
身形修长的姜子牙,是国漫主角难得一次“长高”。
年龄也翻了好几番。
原著中“40岁昆仑修行,下山高寿72岁”,是祖师爷辈的人物。
短短一分钟预告,就能一窥人生的跌宕。
一幕,位列仙班,是万人中心。
手持长剑,意气风发。
一幕,江边独坐,垂目失意。
已然失去仙骨,俗世一孤寡中年而已。
这种变化,能看到“神话宇宙”的野心。
作为第一部封神榜动画电影。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对三界秩序涉及寥寥。
只浅借陈塘关、东海显露了服务于哪吒个人叙事的阶级特征。
是“神话宇宙”的一次鸣枪,还缺失大背景。
姜子牙,是“众神之长”。
负责赐封号令天界诸神,个人命运与三界息息相关。
他的故事,就是用来解释世界观的宏大。
昆仑、幽都山、凡间,时而平静时而诡谲。
神、妖、人三族混战。
妖兽,亦有不同形态。
姜子牙坐骑“四不相”,一时娇小似萌宠,一时圣光环绕状若神明。
一位老熟人,申公豹“变身”。
形体变化完美示范了在家隔离九个月能长多胖。
性格从冷静心机(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),变得冲动带点野蛮(《姜子牙》)。
故事内核,不止于燃,会有更复杂的哲学思辨和人性审视。
正如第一版预告开头,姜子牙脑海回响的三种声音。
有叹息,“你还是没有悟透”。
有轻蔑,“你对真相一无所知”。
最后一句斥责,“你以为你救的是什么人”。
姜太公垂钓,等的不是愿者上钩,而是开悟的瞬息。
建构一个庞大的宇宙,需要主创有野心和耐力。
但最难的,还是怎样让它可信真实。
妲己异化的镜头,五秒钟,调整了一个月。
有一个人感觉“声音错位一帧”,全片都得重新调整。
校对细节,是一帧帧暂停查看。
110分钟,背后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工作量。
导演王昕说,因为太少回家,女儿甚至和自己不太亲。
为一个虚幻世界付出四年光阴。
有热血使然,更多的,是被中国传统元素的现有处境鞭策前行。
社交网络上,复联、DC、哥谭,被频繁提及。
作为本土文化,“有更牛世界观,更有意思元素”的玄幻武侠,略显冷门落伍。
与天地自然、哲学命理、五行道家,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戏剧性和想象力,完全不落于异国故事。
距离流行,缺的,只是一个好包装。
在优质国漫空缺的这许多年,我们无法计算。
中国传统元素在主流,淡出了多少年。
又把东方故事的精髓,拱手让人了多久。
读过《封神榜》的人,不到600人。
这一本,还是能检索到的,最新的少数几本之一。
注意,出版时间在1992年。
国外创作者们,却没放过这一沃土。
《火影忍者》风靡亚洲,外网网友因此以为,“九尾狐传说”源自日本。
直到《姜子牙》预告释出,真正起源才算有了看得见的依据。
DC超级英雄大片《海王》2018年上映,中国区夺下20亿票房。
片中一只打鼓的章鱼,奇趣又温柔。
极具想象力。
只有很少人记得,类似设想,咱们早在1979年的《哪吒闹海》就有了。
越在追求个性的时代,追根溯源,就越显得本质和必须。
“中国味道”在大屏幕这次浓墨重彩的回归,我们已经等待太久。
所以,“神话宇宙”卷起的这场国漫风暴,能刮向更多想不到的角落。
他们,本不必经历如此长的“冷藏”。
这些热议证明了一件事——
“传承”这件事,是不需要任何强加的。
因为好的经典,总能唤醒我们骨血里,最本能的热爱。
因此,姜子牙回头,看到哪吒一家这一幕。
我们觉得暖。
撑起国漫的英雄们聚在一起,变成了一个“大家庭”。
东方文化,从此后继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