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银行业大幅降薪?有银行员工称已变相降薪(组图)

导读:一家华南大型央企人士表示,他所在企业去年就已开始大幅降低员工总体薪酬。往年工资总额都有5%-10%的上浮空间,今年是零增速,如果完不成增长目标,可能还要降低。

昨晚开始,一则关于银行大幅度降薪的传闻在社交媒体流传。传言涉及中信银行、建设银行等。中信银行对传闻暂未有回应。不过,中信银行母公司——中信集团7月发文表示,开展2020年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专项工作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,中信集团发文要求,达成费用成本“双控”、质量效率“双升”,实现 2020 年度开源增效50亿元、节流降本100亿元目标。

此外,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,今年薪酬总额有所降低,降幅具体比例不清楚。

中信集团节流降本100亿

中信集团7月发文要求,达成费用成本“双控”、质量效率“双升”,实现 2020 年度开源增效50亿元、节流降本100亿元目标。实施主体覆盖集团、股份、有限三层总部与各一级子公司,由各一级子公司向下属各级子公司层层传导分解管控目标。

此外,中信集团要求,原则上管理费用总额(不含人工成本、折旧及摊销)同比下降10%以上。各子公司应结合上半年管理费用支出情况,充分考虑疫情影响,主动加大压降比例,特别是压降会议费、差旅费、出国费、业务招待费、办公费、业务宣传费、车辆费、租赁费、营销费等行政管理费用支出,提出合理的压降目标。同时,各子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抓住利率下行契机,进一步优化负债融资结构,实现平均财务成本同比下降。

需要指出的是,中信集团的资产、营收和利润十分依赖中信银行。在中信集团的收入结构中,来自中信银行的资产、利润占比接近90%。

一家华南大型央企人士表示,他所在企业去年就已开始大幅降低员工总体薪酬。往年工资总额都有5%-10%的上浮空间,今年是零增速,如果完不成增长目标,可能还要降低。

一位四大行分行人士表示,该行今年薪酬总额有所降低,降幅具体比例不清楚。以前一般一季度因为考核方案没下来会卡得比较紧,二、三季度会松一点,但半年已过,二三季度没有补充一季度预留的额度。“只不过大行员工工资基数低,所以个人没有明显感觉少了很多。”

金融机构薪酬问题,包括两部分:一是工资总额,二是每个员工的薪酬。

对于工资总额,有明确的监管规定。由于大部分金融机构属于国有企业,近两年来,相关部门正在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。

另一上市股份行人士表示,该分行今年变相降薪。但不是直接下调,而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调整,例如工资原来只有1/3和业绩挂钩,现在2/3和业绩挂钩,由于今年业绩难做,工资变相下降。

“我们早就有所降低,比如以前每年公积金会增加一点,今年公积金不给涨了。”一位国有大行华北分行人士称,当地一家大型国企是其客户,如果出现风险,那么分行业绩亏损,薪酬就可能下降。这两年考核规则调整也很快,有的考核项目完成后以前给予奖励,现在完成也不给钱了。

不过,也有大行沿海地区分管薪酬负责人称,其所在机构并没有下调薪酬。一家金融企业的工资总额每年大致恒定,银行企业内部则是在总行、各分支行之间分账。总行、分支行在工资上的分配规则是参考各家机构存贷款额、拨备后利润、不良贷款、员工人数等情况。

薪酬如何确定?

2018年5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》(国发〔2018〕16号),国企实行工资总额分类管理。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,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。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,除受政策调整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外,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。

对于国有金融机构,如何发工资则给出明确的计算公式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,2019年10月,财政部印发《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办法》(财金〔2019〕121号),金融企业响应国家宏观政策不到位,服务微观经济、实体经济情况效果不明显,或者经济效益下降的,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应当下降。反之则在同期经济效益增幅范围内确定总额。

图片/视觉中国

其中,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商业性金融企业,工资总额主要与服务实体经济、服务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效果,以及经济效益、股东回报、风险控制等因素联动。金融企业编制当年工资总额预算,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,于每年6月15日前报送出资人职责机构。次年4月39日前报送上年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。

具体到每家机构如何执行,给出了计算公式。今年1月,财政部印发《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细则》(财金函〔2020〕4号)规定:

金融企业当年工资总额=上年度工资总额基数×(1+W);其中W为工资总额增幅,以Y作为函数计算确定;Y=联动指标增幅×综合考核系数。当-20%≤Y≤20%时,W=Y;当Y>20%时,W=20%+arctan(2.5Y-0.5)×20%/π;当Y<20%时,W=-20%+arctan(2.5Y+0.5)×20%/π。

其中,银行、券商等的联动指标增幅与一般净利润增幅,保险公司可选区净利润增幅和营业收入增幅加权指标,权重分别为60%和40%;对于净利润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,经申请可增加营业收入增幅作为加权指标,权重原则上不超过30%。综合考核系数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考核目标实现程度确定。

金融企业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,工资总额不得增长,或者适度下降。其中国有资本减值幅度超过10%的,工资总额降幅原则上不低于5%。

上述规则较为复杂,简而言之,若企业效益不佳,净利润负增长,则工资总额可能会被下调。

今年以来,受疫情影响,监管部门早已警示银行利润负增长风险。

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于5月24日称,银行后期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明显加大,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,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。银行有必要做好预案,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。

银保监会7月11日披露,上半年,银行业金融机构生息资产增长17万亿元,人民币贷款增加12.09万亿元。规模大幅增加带来账面利息和利润也相应增长。不过,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,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%测算,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。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,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,有的甚至为负。

推荐阅读